前期沟通与受理
信息收集:客户通过多种渠道联系律所,律所安排经验丰富的律师助理接待。详细询问犯罪嫌疑人所涉职务犯罪的具体罪名,如贪污罪、受贿罪、挪用公款罪等,了解案件发生的工作背景、相关决策过程,以及监察机关或司法机关已采取的调查措施。
初步法律解答:针对客户疑问,简要介绍职务犯罪的构成要件、刑事诉讼程序和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,使客户对案件有初步法律认知。评估案件是否在律所业务范围内及是否存在利益冲突,若符合条件,安排律师与客户深入沟通。
会见与调查
会见犯罪嫌疑人:律师在接受委托后,尽快持相关证件前往关押场所会见犯罪嫌疑人。建立信任关系,了解其在职务行为中的具体职责、行为动机、是否知晓行为违法性,以及是否存在自首、立功、坦白等情节。告知犯罪嫌疑人在调查和诉讼阶段的权利与义务。
调查取证:围绕案件展开独立调查,收集对犯罪嫌疑人有利的证据。如查阅相关业务文件、财务账目,走访相关证人,了解业务操作惯例,判断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是否符合职务犯罪构成,是否存在合理职务行为的可能。
案件分析与策略制定
法律研究:深入研究涉及的刑法条文、司法解释以及相关指导性案例,分析案件证据的合法性、关联性与证明力。重点关注职务犯罪中关于主体身份、利用职务便利、犯罪金额认定等关键要点。
制定策略:综合会见与调查情况,与客户充分沟通,制定详细辩护策略。根据案件证据和法律适用情况,确定无罪辩护、罪轻辩护或量刑辩护方向,并向客户出具策略分析报告,明确风险点与预期效果。
委托代理与收费
服务内容协商:与客户商讨职务犯罪辩护服务内容,涵盖监察调查阶段、审查起诉阶段和审判阶段。明确各阶段律师的具体工作,如在监察调查阶段协助应对调查、提出法律意见,在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开展辩护工作。
确定收费:依据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,结合案件复杂程度、工作量、所需专业知识等因素,确定合理律师费。向客户详细说明收费构成,签订委托代理合同,明确双方权利义务。
监察调查阶段服务
协助应对调查:与监察机关保持沟通,了解调查进展,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指导,协助其正确应对调查询问,避免因不了解法律规定而作出不利陈述。
提出法律意见:根据掌握的案件情况,向监察机关提出犯罪嫌疑人无罪、罪轻或者减轻、免除刑事责任的法律意见,如认为证据不足、罪名定性错误或存在从轻情节等,争取监察机关在调查中全面、客观收集证据。
审查起诉阶段服务
阅卷与证据分析:及时到检察机关查阅、摘抄、复制案件卷宗材料,全面细致分析证据,找出证据瑕疵、矛盾点和非法证据线索。重点审查证据链条是否完整,犯罪构成要件是否满足。
沟通与辩护意见提交:与公诉机关积极沟通,提出律师辩护意见,如建议不起诉、变更罪名、调整量刑建议等。若发现新证据或证据疑点,及时申请补充侦查或调取新证据。
审判阶段服务
庭审准备:精心准备辩护方案,撰写辩护词,确定辩护思路。准备庭审质证提纲,对公诉机关出示的证据制定详细质证意见,准备申请出庭的证人、鉴定人名单及相关材料。
庭审辩护:在庭审中充分发表辩护意见,对证据进行有力质证,提出合理怀疑。通过询问证人、申请新证据等方式,维护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。根据庭审情况灵活调整辩护策略,争取有利判决结果。
庭后工作:庭审结束后,及时提交补充辩护意见,与法官保持适当沟通,确保法官全面了解案件情况和辩护观点,推动案件公正判决。
结案与后续服务
结果反馈与上诉指导:案件判决后,及时向客户反馈判决结果,详细解读判决内容,告知客户上诉期限、上诉权利和上诉流程。根据案件情况,为客户提供是否上诉的专业建议。
案件总结与档案整理:对案件进行全面总结复盘,整理案件相关材料,建立完整案件档案,为客户提供副本留存。针对案件中发现的问题,为客户提供后续法律风险防范建议,如企业合规管理建议、个人职务行为法律风险提示等。同时,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,收集意见以持续改进服务质量。